张萌,女,汉族,中共党员,1990年4月出生,河南省息县人,2011届土木工程专业优秀毕业生。现就职于曲阜师范大学,职称讲师。
大学努力 圆名校梦
2011年考入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理工系,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先后获得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理工系“三好员工”、“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大学期间,我想脱颖而出,每天让自己进步一点,我像高中一样“三点一线”。学校的早起队伍中多了一员,早上五点半起床,做完早操吃完饭就去背英语单词。有课就去上课,我每天提醒自己认真听课,做笔记,没课就去图书馆学习或看书。尽管这中间有很多同学的讥讽,但我一直坚定自己的信念,我知道,只要从阴霾里走出来,阳光就会普照到自己。大学四年,图书馆和操场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一个是可以学到知识的地方,一个是锻炼身体和放松心情的地方。大学四年我过得像“苦行僧”一样,孤军奋战的寂寞、孤独常常吞噬着我的灵魂。有时我会在夜里回宿舍的路上问自己:放弃舒适的环境来这里经受吗磨难,这值得吗?可是脑海里一直有个声音告诉我,只有懦夫才会去怀疑自己。
所以我也不觉得苦了,反而我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蚂蚁一样,把碰到的骨头一点一点地吞进肚里,这是真正的透到骨子里的坚持。果然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稳居班级前两名的成绩使我变得越来越自信,也坚定考名校的想法。经过四年不断地努力学习,2015年9月终于如愿考入湖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并于2017年攻读湖南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克服困难 突破自我
研究生期间曾独立主持1项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以第一作者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IF= 29.368)、Electrochimica Acta(IF= 6.674)、Energy&EnvironmentalMaterials(IF= 15.122)、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IF= 4.464)和Rare Metals(IF= 4.003)国际一流化学和材料类期刊上发表5篇论文。
一无所知的小白开启研究生生活,原本以为自己踮起骄傲脚尖就有机会看到更辽阔的风景,却陡然发现,四周不仅竖起了更高的围墙,身边的每个人都虎视眈眈且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课程的难度是我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听得懂和弄明白完全是两回事。第一篇英文文献看了半个月才看完,自己的英语基础太差,没办法只能多看,并且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定期复习,我永远相信勤能补拙,我给大脑寻找一些新的刺激,增加记忆强度,坚持阅读外刊和长难句,经过不断地学习英语,我的词汇量和语言敏感度上升,最后也能顺利地写论文发论文。
第一个课题也是费尽千辛万苦,因为我的课题是全新的。所以开始的自己往往也是一头雾水,在日常交往中多付出,与身边的同学交流,不仅仅站在理论、书本的层面上,充分结合实践,也与自己的导师交流,掌握科研思维和许多实验原理。去真正意义上了解自己课题的实验目的和意义。
到了高的层次,不去给自己再加压,那就很难取得成功。自己拿着几百页的英文说明书学习各种仪器的使用,向师兄师姐学习,到国防科大、中南大学做实验。无数次的实验,不停的自我总结,经过一年半的努力最终完成了第一个课题。我知道研究生不应该是自己的终点,反而这恰恰是自己及进行科学探索的开始,所以我更加快自己的步伐去学习,探索未知,压力变为动力,能力变为效力。鲜花绝不嘲笑蓓蕾的细嫩无华,因为含苞才能怒放,才会有满园春色。终于我如愿考上了博士,开始了博士研究生的生活。在白天完成课程和团队的活动,晚上和周末我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阅读基础理论和锻炼写作能力方面。在这期间遇到很多问题,有时候甚至感到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透支的厉害,后来我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并且变得独立起来。在周末时间也会给自己努力匀出一天左右的时间去与朋友相约出游。慢慢的我得到了好的调整,更能好的学习和生活。
在之前良好习惯的影响下,我仔细的规划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写作,定题目,搜集文献和撰写部分的内容,经过和老师的有效的沟通,我成功的将自己的可能有些幼稚的想法变成熊熊烈火一般通明热烈。终于经过了大量的学习,研究大量的研究文献和学术资源,我成功的完成了论文,完成了自己在湖南大学的物理化学博士的学位。
不给自己设限,不断突破自己,克服困难,提升自我,是我一直以来提醒自己的话,就是这样,我完成了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学习。并且在2021年12月我进入了曲阜师范大学成为了一名讲师,虽然进入了工作,但这不是让我放松的借口,在学校里了解这些国家的新鲜血液的想法,给他们提供自己的经验,同时学习他们的各种优点,掌握更好的传授技能,同时在相互的学习中,努力为自己的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我一直都坚信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而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勤奋是成功之母。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费。在求学这条路上,我曾在苦海里沉浮,渐渐从混沌中看到光明。苍天没有给我什么独得之厚,我的每一步前进,都一付出了通宵达旦的艰苦劳动,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回报也许无法立刻得到,但却会在不经意中,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只有勤奋,不怕挫折失败,我们才能创造出自己的成功和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