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员工风采

一竞技官网优秀员工 付灿

  时间:2022-04-15   来源:一竞技官网   作者:   供图:   编辑:lgxy   浏览:

付灿,女,汉族,群众,河南省沈丘县人,2011级物理学专业。

2015年毕业以后,付灿同学就踏进了科研的这片净土,先后在信阳师范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就读。她时刻不忘母校的教诲,牢记求真,创新,勤学,笃行的校训, 做好本职工作,并在科研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

在科研上,主要研究领域是二维材料的光电性能的研究,以及硅基颜色探测器的设计及制备。在这些领域共发表SCI论文12篇,其中导师一作(本人二作)或第一作者文章7篇,包含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IEEE Transactions Electron Devices,Nanotechnology,Journal of Alloys & Compounds等国际知名期刊。参与编写英文著作1部已在IOP Publishing出版,参与发表专利5项。先后获得2017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1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勤奋求学不断进取

付灿来自一个普通家庭,面对家人的操劳,付灿深知唯有自强自立、珍惜学习及科研的机会才能回报他们的支持及付出。近6年的研究生学习中,努力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不虚度在学校的时间。对于付灿而言,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不仅是一份至高的荣誉,更是通过自身努力为家人减轻经济负担的有效途径。研究生学习期间,她潜心学术研究,在专业领域内取得了优异成绩,曾获得2017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1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及多次专业一等奖学金。

紧跟前沿,立志科研报国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探索创新始终是鞭策知识分子奋勇向前的时代洪流。作为一名工科博士生、学术圈的后辈,我深知,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不是每个人都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我立志与所有科技工作者一起,在自己这条道路上努力奔跑,和国家一起,全速前进。

读研,需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敢于质疑的品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2015年,刚进入研究生阶段的我不具备这种能力。因此,读研之初,我对研究生生活极不适应,开始陷入很长一段时间的迷茫。这个时候,是我的硕士导师许军旗和孙海斌教授在生活里的悉心关注、科研中的细致引导、受挫时的温暖鼓励、犯错后的及时纠正,让我挺过最艰难的日子,一步步迈向正轨。深深地道一声感谢,感谢您在科研路上的启蒙指导、在生活学习上的悉心关怀,在成长发展上的筑梦引航。

2019年9月进入先进半导体器件与光电集成实验室后,在导师罗林保教授的教诲与指导下,开始了对光电探测器较为系统的研究,致力于二维材料及硅基光电探测器的研发与设计。在导师及科研团队的指导和支持下,在新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众所周知作为现代光电子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波长探测器已经被广泛应用,已经在安全监护、仿生人眼、可见光通讯、图像传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尽管取得了这些巨大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波长传感器有其自身的缺点。1.多数器件制备流程复杂、不易操作; 2. 可携带、低成本、精确度高的设备较少; 3. 多数产品为国外研发,国内在该领域基本空白,市场潜力巨大。为了解决这些缺点。在2019年底,根据硅的吸收系数与波长的关系,和罗老师讨论后,提出了一种新型波长探测器,并能够定量识别波长。基于垂直堆叠结构的PdSe2/薄硅/PdSe2新型波长探测器。他能满足从紫外(265 nm)到近红外(1050 nm)波段的探测。其研究成果应用在颜色探测器中,实现了对单色光及复色光的鉴别。在光谱识别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进一步的简化波长探测器的结构,后又提出了在双抛硅的两面制备Au/Si/Au新型波长探测器。消除了空气层对器件分辨率的影响,将分辨率提高至1 nm左右。目前,我正在开展通过钙钛矿材料实现波长探测器性能优化的工作并结合后端电路实现波长的定量识别。不因过去的成绩而停滞不前,也不因前路的未知而心生畏惧,这正是我辈科研人最真实最朴素的心声。

不断努力,收获成果

在学术研究方面,付灿同学始终践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注重自身科研能力的培养,期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并参与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书。

读研期间,已公开参与发表SCI论文12篇,参与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3项)、实用新型1项(已授权)。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影响因子9.226,以第一作者在IEEE Transactions Electron Devices(微电子领域top期刊)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影响因子2.92,参与编写英文著作1部在IOP Publishing上已出版,以第二专利人(导师第一专利人)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项。硕士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一作(本人二作)分别在Nanotechnology,Journal of Alloys & Compounds发SCI论文5篇,申请专利3项。累计论文影响因子30.7。

导师寄语

付灿同学理论基础扎实,勤奋刻苦,科研成果突出,具备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发展潜力大,拥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博士期间,参与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等工作,而且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IEEE Transactions Electron Devices等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参与编写英文著作一部,参与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希望付灿同学在以后的科研道路上能一直保持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在科研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